文章很長小心慎入 看完覺得還不錯請分享
打皂很難嗎? 難/不難
打皂很簡單嗎? 簡單/不簡單
打皂很麻煩嗎? <你每天吃飯睡覺洗澡麻煩嗎?>
打皂要準備甚麼? <健全的身心靈>
自己打皂比較省嗎? <這真的不好說 看你追求甚麼>
其實這些年打皂下來不乏有客人覺得用買的很貴
他想自己作比較省
當然經濟不景氣政府不給力大家都要靠自己比較實際。
所以在斜槓青年一詞流行之前 謀某就已經開始過著斜槓人生了
話題有點扯遠了 我們回到主題^+++++^
打一鍋手工皂全紀錄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如果你時間允許的話^^
這篇會有點長
打皂開始:
首先你得先空出一個半天的時間+好心情
工具篇:
溫度計兩隻(電子測溫亦可)
不銹鋼鍋一大一小
(看你要打的油量,一個裝油一個裝鹼)
攪拌棒(打蛋器)
量杯:500mlX2
長柄湯匙:X2 不銹鋼尤佳
刮刀->攪拌/刮淨皂液使用
口罩->融鹼時建議配戴
乳膠手套->皂液操作中仍屬強鹼帶刺激性
圍裙->防止操作過程當中油/鹼/皂液弄髒衣服
模具->牛奶盒/PP5標示之塑膠容器/豆腐盒/飲料杯
(不可用鋁箔或保麗龍)
紙箱/保溫容器->可裝入模具為原則
油品:據想打的皂款準備,本文介紹的是紅棕豆漿皂
紅棕豆漿皂
全成份:椰子油,紅棕櫚油,橄欖油,澳洲胡桃油,蓖麻油,乳油木果脂,鹼,竹炭粉
適用肌膚:中性肌,乾性肌,混合性
無香料添加
產品特性:
紅棕櫚油富含維他命E具消炎舒緩傷口。
澳洲胡桃油有助修復傷口舒緩濕疹,是和皮膚油脂最接近的一款油品。
乳油木果脂可讓手工皂更耐洗並提供一層保護膜。
橄欖油是作皂基礎用油,洗後感覺清潔滋潤。
蓖麻油可幫助椰子油起泡,皂款中加入3~5%可以提供更滑順的洗感。
椰子油:清潔力擔當,也是作皂基礎用油,刺激性較高,可根據配方調整比重。
本皂款加了無糖豆漿,洗感溫潤,接下來即將到來的秋天換季正合適。
打皂準備:
1.融化硬油(乳木/棕櫚油) 先秤好再融
融至看不到顆粒呈透明狀。
2.秤油將所需油品依序倒入大鍋中
3.融鹼小鍋中秤好氫氧化鈉 在量杯中秤好所需水量
4.油鹼溫度溫度差在5度內並在50度以內油鹼混合
打皂開始:
鹼水入油的同時手持手動攪拌器持續不間斷的啟動全身動能使其進行規律不間斷的循環動作至 ___ 方休。
沒有啦XD 要將原本液態透明的油鹼混合至可以用皂液在皂液表面留下清晰痕跡的狀態稱為:Trace狀/美乃滋。
此刻就可以開始著手入模了。
入模手法:
若是單色皂就是好好的把皂液填好填滿至準備好的皂模內。
如使用回收的飲料盒/PP5回收盒請先洗淨晾乾並注意不要使用鋁箔包。
還有要作各種渲染花紋的方式,入模方式/手法/工具都大不相同。在此不贅述。
後記:我這款皂,用竹炭粉作了花紋,手忙腳亂的一堆鍋碗瓢盆要洗。
入模後:
置入保溫箱內 (紙箱/保麗龍箱/保溫袋) 靜置24HR。
<這期間不論你再好奇都不要開,不然好奇心不只會殺死貓/還包括皂>
脫模:
根據配方及成皂軟硬度不同脫模時間也不同。在此不贅述。
軟油配方高的有些會需要動用到去冷凍庫住一晚的行程
硬油配方高的EX:家事皂就要提早拿出來切不然完完整整的放了24HR到切皂時你會想自我了斷。
切皂:
取一把不用的刀或線刀或批土用的工具,反正能把皂切成你想要的大小能洗就行。
<以上廚房都可以拿到的工具,如果您是從廚房拿出來作皂的,記得千萬不要再拿回去煮食物,如果想弒親的話是另外一回事>
折騰了那麼長一段文章相信大家也累了吧,放棄自己打皂了嗎? 還沒? 好 那我們來說說皂脫模後的事情~
晾皂:
時間-根據配方及成皂軟硬度不同,晾皂的時間也不一定,但基本是40天。
有些皂款是放越久越好洗,不要不相信,號稱橡皮肌的我都有感覺了。
環境-通風乾爽的陰暗角落,最好是一年四季都放在涼涼的/不潮濕/不曬太陽的地方。
修皂:
脫模/切皂/修邊/捏丸子?
如果說廚師的福利就是試味道的話
那身為一個製皂者的福利就是有洗不完的皂邊(疑?)
其實皂邊修與不修都一樣是皂
只是這個尖銳的邊在經過40天以上的風乾後
在初幾次使用時會覺得割手(滿利的)
所以大部分我都會修掉,當然偶爾會有一些漏網之魚
何解?裝皂網袋或用沐浴巾嘍。
洗個兩三次就磨去稜角了
(時間可以磨去皂的稜角,有些習慣卻永遠磨不掉?-郭靜)哈
蓋章:
這個步驟跟自己作手工皂其實沒有很大的關係,它純粹就是一個美觀+識別。
但是蓋章的時機至今仍是個謎。根據配方及成皂軟硬度不同,蓋章的時間也不一定。該死的經驗說。
包裝:
最便宜的方式是用保鮮膜/膠模。也有人用真空機+乾燥劑。
目的就是阻隔空氣與晾好的皂寳進行直接接觸,以免容易油臭,酸敗。
自用可以不用包啦,找個風水寶地讓皂寳保持通身乾爽不悶熱再加上一日至少請安問好一次即可。
保存:
通風乾爽的陰暗角落,最好是一年四季都放在涼涼的/不潮濕/不曬太陽的地方。
在它油臭/酸敗之前 沒有明確的保存期限。賣場會標示但自己還是要會判斷。
開始出現油班/酸敗症狀也不用害怕 就把變質地方挖掉 剩餘的還是可以繼續使用。
真的很擔心就拿來洗碗洗衣服洗臭襪子吧。
以上為粗略的作業流程簡介,如果看完還是覺得很好玩,歡迎找我預約教學^^
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出討論,至於更詳細的教學文等有空再來整理^^
Leave your comment
Note: HTML is not translated!